565net必赢565net必赢
565net必赢
首页» 党建之窗» 支部风采
详细信息
【立身行道】“立身行”之“时代巨浪翻涌,青年勇立潮头”
    2024-05-13  浏览次数:

为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进一步深入学习五四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牢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的新时代精神,565net必赢立身党支部于2024年5月10日下午13:30开展“立身行”红色足迹党日活动,参观《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



01《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简介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是新文化运动主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场所。《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见证了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的历程,在党的创建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独秀旧居为一进院四合院北房三间,目前已经开辟为“历史上的《新青年》专题展”,南房三间为陈独秀卧室,现开辟为“陈独秀在北京专题展”,两部分展览详细的介绍了陈独秀在北京的生活和《新青年》杂志在北京的发展历程,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这一伟大历史进程。


   


02走进《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新青年》由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7年《新青年》编辑部由上海迁到北京,成为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之一。俄国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刊物。1923 年6月,它成为中共中央的机关理论刊物,直到 1926 年7月停刊。《新青年》早期的宣传了提倡科学民主,是反对封建主义的前期的新文化运动的堡垒,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战斗堡垒。其所全力进行的反对封建主义思想斗争,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扫清道路的作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在五四运动中的宣传又为五四运动指出了方向。 

此次展览中,不少珍贵手稿和史料再现了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展览首次汇集展出了陈独秀、李大钊编辑《新青年》时往来书信及编者作者之间的通信手札,让各位同志了解和感受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初心和使命。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宏大的百年党史中,《新青年》的存在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忠实地记录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激励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我们应当深知肩上使命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03成员感想


唐可

《新青年》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载体,它担负着并出色地完成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向国民宣传自己信仰和主张的特殊使命,忠实地记录着共产党人的初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肌体就会永远年轻,永葆朝气。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学习陈独秀等先辈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继承和发扬《新青年》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探索真理,用进步的思想和文化引领时代,用赤子之心和赤旗之志呼唤“赤旗的世界”! 

黄家晖

近几年,《觉醒年代》的热播无疑让《新青年》和它成刊背后的故事被大众所知晓。《新青年》由陈独秀创刊于五四运动时期,并在当时作为一本弘扬革命新思想的重要刊物,倡导“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对这一时期甚至后世都造成深远的影响。《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统治和迷信盲从,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揭露和抨击人吃人的封建礼数,主张“独立人格”和“平等人权”的新道德;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提倡白话文,显示了新文学的生命力。有多篇重要作品在此刊发表,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陈独秀的《敬告青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等等。看着编辑部旧址展柜里的书页,我不禁震撼于先驱们的清醒与勇敢。  

王瑞泽

这次跟随党支部参观了陈独秀旧居,同时也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旧居位于小胡同内,低调的民房,不起眼的门脸,却是共产党孕育初心的摇篮,陈独秀在此以笔杆子为武器,开启了新文化运动的先河。看过《觉醒年代》电视剧,又学习过那段历史,走在院子中可以想象到,这里曾经汇聚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他们以青春的智慧与勇气,为中国书写思想之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不同时代的同一地点,前人的力量依旧激励和指引着我们。 

陈瑶

双脚踏入这座旧址,可见小四合院的中间有一个凉棚,放着一张竹桌,几把竹椅。墙上是一面浮雕,浮雕上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几位《新青年》的大编辑们意气风发、栩栩如生,有的正在慷慨陈词,有的正在执笔记录,有的捧着杂志认真审读。当年的他们,可能正在这里召开 一场编辑部的选题会,可能正为某一篇重要文章而争论。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他们为了寻找救国救民之路苦苦求索,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编辑,我望着这面浮雕,感慨万千,一种使命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陈独秀撰写《敬告青年》一文寄语青年:“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受《新青年》影响,多种进步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开辟了广阔舞台,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称它为“‘五四运动’的急先锋”。同时,它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培育了广阔的群众土壤。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中,是这样介绍这本杂志的创刊意义的:“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向传统的封建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战的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在宏大的百年党史中,《新青年》的存在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忠实地记录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生态学研究所 |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 动植物标本馆 | 生物学通报期刊社 |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版权所有:565net必赢(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进入原网站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