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关爱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成才,在学院“百社千家”计划支持下,“京师生命,探索万物”科普宣讲团在本学年继续开展公益科普微课授课,为社区、街道和中小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科普课程。
2024年7月21日上午,565net必赢乐育党支部受北京科学中心邀请,为中低年级的小朋友们带来两节科普微课《硬币蓄水大挑战》《提取草莓的DNA》。每节科普微课均有约三十人参与。
硬币蓄水大挑战
《硬币蓄水大挑战》课程由乐育党支部李彦蓉同志主讲,黄文深同志担任助教。本课程通过观察硬币上水珠的形态及统计硬币上可以承载的水滴、酒精液滴、肥皂水液滴的数量,来让学生们深入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在课程的初始阶段,主讲老师首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猜测一枚一元硬币能够承载多少滴水。随后,主讲老师展示了露珠和泡泡等日常现象的图片,以此作为引入表面张力概念的切入点。通过使用教具进行演示,老师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表面张力的工作原理。
在实验阶段,主讲老师详细说明了实验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随后与助教老师一起指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学生们使用滴管将水滴滴在硬币上,并记录水滴在硬币上破裂时的数量,完成了实验的第一部分。接着,他们又对酒精和肥皂水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种液体的实验都重复进行了三次,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结束后,主讲老师根据学生们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讲解。老师解释了不同实验结果背后的原因,并对比了三种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表面张力概念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科学理论。
通过本课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表面张力的概念和作用,还学会了在科学实验中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提升了实验操作能力与科学素养。
提取草莓的DNA
《提取草莓的DNA》由乐育党支部张佳轩同志主讲,裴雯玉同志担任助教。本课程将带领小朋友们通过实验了解到DNA的基本概念,动手实践从草莓中提取DNA。
主讲老师首先从基础概念入手,详细阐释了DNA的定义及其在生物遗传中的核心作用。她解释说,DNA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是生命的蓝图。接着,她介绍了通过一系列科学实验操作,如捏碎、过滤和搅拌,可以有效地从草莓中提取DNA。
为了使这一抽象概念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主讲老师选择了洗洁精、食盐水、菠萝汁和乙醇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作为实验帮手。她解释说,这些物质在提取DNA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比如洗洁精可以破坏细胞膜,而食盐水则有助于DNA的沉淀。
随后,主讲老师通过现场演示,带领小朋友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小朋友们按照指导步骤操作,最终惊喜地发现,在正确的操作和实验规范下,他们能够观察到一种白色絮状的物质浮在液体表面。主讲老师告诉他们,这就是草莓的DNA,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亲手提取出来的。
在实验结束后的拓展思考环节,主讲老师鼓励小朋友们思考为什么选择草莓作为提取DNA的原料。小朋友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提出了各种有趣的想法。老师顺着小朋友们的思路,进一步向他们介绍了遗传物质和染色体的概念,解释了这些概念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实验和讨论,小朋友们不仅对DNA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通过科学实验来探索和验证科学理论。本次科普课不仅丰富了小朋友们的科学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上述两节科普课从生活出发,通过细致入微的知识讲解、手把手地带领小朋友们进行实验操作、形象生动的科普视频,让小朋友们在动手实践中领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体验科学实验设计和操作的整个流程,在实验中激发科学兴趣、拓展科学知识、提升科学思维。
在授课过程中,乐育党支部的同志们展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她们以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清晰简洁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概念解释得通俗易懂,引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她们也在知识讲解和实验设计的细节上精益求精,使得教学过程既充满乐趣,又不失严谨性和专业性。四位同志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教学功底,为同学们带去了一场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科学之旅。乐育党支部也将继续向社会展现无私奉献的党员教师形象,为社会科普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